概览
inline
: 声明在编译时,将函数的代码拷贝到调用的地方(内联)noinline
: 声明inline
函数的形参中,不希望内联的lambda
crossinline
: 表明inline
函数的形参中的lambda
不能有return
inline
使用 inline
声明的函数,在编译时将会拷贝到调用的地方。
inline function
定义一个sum
函数计算两个数的和。
1 | fun main(args: Array<String>) { |
反编译为 Java 代码:
1 | public static final void main(@NotNull String[] args) { |
正常的样子,在该调用的地方调用函数。
然后为 sum
函数添加 inline
声明:
1 | inline fun sum(a: Int, b: Int): Int { |
再反编译为 Java 代码:
1 | public static final void main(@NotNull String[] args) { |
sum
函数的实现代码被直接拷贝到了调用的地方。
上面两个使用实例并没有体现出 inline
的优势。当你的函数中有 lambda
形参时,inline
的优势才会体现。
inline function with lambda parameters
考虑如下代码,会被编译成怎样的 Java 代码?
1 | fun sum(a: Int, b: Int, lambda: (result: Int) -> Unit): Int { |
反编译为 Java:
1 |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um(int a, int b, @NotNull Function1 lambda) { |
(Function1)null.INSTANCE
,是由于反编译器工具在找不到等效的 Java 类时的显示的结果。
我传递的那个 lambda
被转换为 Function1
类型,它是 Kotlin 函数(kotlin.jvm.functions包)的一部分,它以 1 结尾是因为我们在 lambda
函数中传递了一个参数(result:Int
)。
再考虑如下代码:
1 | fun main(args: Array<String>) { |
我在循环中调用 sum
函数,每次传递一个 lambda
打印结果。反编译为 Java:
1 | for(byte var2 = 10; var1 <= var2; ++var1) { |
可见在每次循环里都会创建一个 Function1
的实例对象。这里就是性能的优化点所在,如何避免在循环里创建新的对象?
- 在循环外部创建
lambda
对象
1 | val l: (r: Int) -> Unit = { println(it) } |
反编译为 Java:
1 | Function1 l = (Function1)null.INSTANCE; |
只会创建一个 Function
对象
- 使用
inline
:
1 | fun main(args: Array<String>) { |
反编译为 Java:
1 | public static final void main(@NotNull String[] args) { |
lambda
代码在编译时被拷贝到调用的地方, 避免了创建 Function
对象。
inline 注意事项
public inline 函数不能访问私有属性
1 | class Demo(private val title: String) { |
注意程序控制流
当使用 inline
时,如果传递给 inline
函数的 lambda
,有 return
语句,那么会导致闭包的调用者也返回。
例子:
1 | inline fun sum(a: Int, b: Int, lambda: (result: Int) -> Unit): Int { |
反编译 Java:
1 | public static final void main(@NotNull String[] args) { |
反编译之后也能看到,lambda
return
之后的代码不会执行。
如何避免?
可以使用 return@label
语法,返回到 lambda
被调用的地方。
1 | fun main(args: Array<String>) { |
noinline
当一个 inline
函数中,有多个 lambda
作为参数时,可以在不想内联的 lambda
前使用 noinline
声明.
1 | inline fun sum(a: Int, b: Int, lambda: (result: Int) -> Unit, noinline lambda2: (result: Int) -> Unit): Int { |
反编译 Java:
1 |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um(int a, int b, @NotNull Function1 lambda, @NotNull Function1 lambda2) { |
第一个 lambda
内联到了调用处,而第二个使用 noinline
声明的 lambda
没有。
crossinline
声明一个 lambda
不能有 return
语句(可以有 return@label
语句)。这样可以避免使用 inline
时,lambda
中的 return
影响程序流程。
1 | inline fun sum(a: Int, b: Int, crossinline lambda: (result: Int) -> Unit): Int { |
总结
PS: 使用 Kotlin 的一些特性时,最好反编译为 Java 代码看看,它帮我们做了什么,做到心中有数。
本文主要涉及在使用 lambda
时,合理利用 inline
noinline
crossinline
可以优化程序运行效率和降低业务出错率。
inline
- 内联一些小函数代码到调用处,减少函数调用开销
- 用于
lambda
参数的函数,内联能进一步避免为lambda
生成FunctionN
对象
noinline
- 结合
inline
时,声明不用内联的lambda
- 结合
crossinline
- 声明
inline
函数中的lambda
不能使用return
截断程序流程
- 声明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3.0协议 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